三十三年磨一劍,讓威高制造今非昔比。威高波瀾壯闊畫卷的第一筆,始于一支小小的輸液器。從1988年的第一支輸液器到產品和解決方案齊全,僅功能性輸液器就在全國中達到25%的市場份額,威高一直在發(fā)展民族醫(yī)療工業(yè)的道路上穩(wěn)步向前。小小的輸液器身上凝聚了威高創(chuàng)業(yè)者的初心、產業(yè)報國的恒心、為患者解除病痛的決心,其背后的故事和發(fā)展演繹了一個民族企業(yè)的創(chuàng)業(yè)艱辛,折射了改革開放的歷史側影。
1988年初春,威海田村鎮(zhèn)福利院院長兼支部書記陳學利在看到老人們吃的飯菜都是普通的大鍋燉菜時,不由得心情沉重,當時就萌生了改善老人生活的想法。他馬上找到當時的福利院副院長:“這樣可不行,老人們都是來享福的,這里的飯菜和家里差不多。咱們得弄個副業(yè),讓老人吃上肉,改善老人的生活。”在經過一番頗有深意的對話后,第二天,他拿出了一件輸液器。
說起這支輸液器的來歷,里面還有一段小插曲。陳學利廠長之前到蘇州出差,在一家招待所休息喝茶時,看到服務員利用閑暇時間組裝輸液器。那是他第一次了解到這種產品還可以通過散戶組裝的方式“生財”,當時就留了心。
據1988年老職工回憶,他們那一代人敢想敢闖,只要有帶頭人和領路人,大家就會義無反顧,勇往直前。
創(chuàng)業(yè)者們在福利院里起早貪黑、一磚一瓦建設廠房。他們信心百倍,憧憬未來,在春寒料峭中播下希望。由于加班太晚,一位職工在回去的路上摔得鼻青臉腫,但第二天還是照常上班趕工。樂觀的精神一直支撐著他們,嶄新的廠房也呈現在人們面前。
物料、配件從哪里進貨?公司決定去溫州,去全國各地找原料。他們在全國各地考察,采購原料,尋找最便宜的針頭、輸液管、輸液流量調節(jié)器貨源。為了一分錢、一厘錢的比價貨源,他們在一個城市往往要奔走十幾個地方,能步行就不坐車,只為了省下幾毛錢。
1988年4月,福利院開始生產輸液器,當月的產量便達到了15.1萬支。
1988年5月8日,威海國營醫(yī)療器械廠一分廠正式成立。當天,陳學利廠長在福利院二樓東面的一間屋子里,寫下了“開拓創(chuàng)新、求實鞏固”8個字,成為威高的建廠方針。
生產是靠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創(chuàng)業(yè)者拿著輸液器樣品,把職工們聚集在一起講解、分析,親身示范。他們沒有大型、先進的自動化生產設備,全部依靠工人手工作業(yè)。1988年的老職工回憶說,她們當時用電烘箱烘干輸液管,捋直后再用刀片逐條切割加工。環(huán)己酮味道刺鼻,很多人在作業(yè)時被嗆得頭暈眼花,不斷咳嗽,但還是堅持了下來。測漏時,她們使用土辦法作業(yè):把輸液器一端放進水里,在另一端使用鼓風機吹風,尋找漏眼的輸液器。很多職工的手指皴裂出血,包扎后又照常上班,受傷的手指卻發(fā)炎化膿。很多職工都是十七八歲的小姑娘,疼得受不了就會偷偷抹眼淚,卻沒有一人輕言放棄。
在生產中,管理干部嚴格檢查車間衛(wèi)生和產品質量。公司當時分配每個職工完成800支輸液器的生產任務。有個職工一天能生產1000支輸液器。領導發(fā)現后,找到這個職工詢問:生產速度這么快,質量能保證嗎?后來得知這名員工每天都會拿一部分物料回家加班生產。他馬上召集全體職工做思想工作,表示拿回家的產品都沒有消毒,消毒、質量控制是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必須嚴格按照工序生產作業(yè),對患者的生命健康負責。這也是威高人最樸素的質量觀。
1988年10月,威海國營醫(yī)療器械廠一分廠更名為山東省威海醫(yī)用高分子器械廠,輸液器年產量達到了273.3萬支。
市場開拓歷來舉步維艱,成果來之不易。初期,銷售人員拿著樣品在山東各地拓展市場。他們?yōu)榱送其N產品,遇到一次又一次的閉門羹,卻從未放棄。在醫(yī)院里見不到人、進不到門,他們就去醫(yī)院辦公樓下“蹲點”,去客戶家門口等待。談業(yè)務招待客人時,銷售人員和客戶在飯店吃飯,其他人就在門外等待。等客戶吃完飯后,他們才能進去,把剩飯風卷殘云般吃得干干凈凈。功夫不負苦心人。輸液器銷路終于打開,銷量越來越好。他們又把市場擴展到了全國。
1988年年底的時候,公司借款還清后還有部分盈利,向老人們兌現了承諾:讓老人們吃上大蝦,吃上魚和肉。老人們飽含熱淚,用樸素的語言對福利院和領導表示感激。
1989年,輸液器年產量達到了546.4萬支。同年7月1日,國家醫(yī)藥管理局向威高頒發(fā)了一次性使用輸液器全國工業(yè)產品生產許可證,威高為全國首批獲證企業(yè)。
隨著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發(fā)展,如何在技術上取得突破、實現產品結構調整、為客戶提供更優(yōu)質的解決方案,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2000年后,公司開始全力謀求輸液器產品技術升級和創(chuàng)新,針對當時國內醫(yī)院普遍使用的普通輸液器存在增塑劑和藥物吸附等隱患,通過數年努力,在2003年取得了“超低密度聚乙烯輸液器”注冊證,該項目獲得了2003年山東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從那時起,威高打造了全面的功能性輸液產品系列。以一次性使用超低密度聚乙烯輸液器為代表的非PVC輸液器產品系列和以一次性使用精密過濾輸液器、一次性使用高效過濾(避光)輸液器、一次性使用微劑量高效過濾(避光)輸液器為代表的功能性輸液器產品系列為公司帶來的貢獻值始終穩(wěn)步攀升。
就在這蒸蒸日上的大好形勢下,一場意外發(fā)生了。2001年1月16日,新輸液器車間投產不久,因電器短路發(fā)生火災,技術改造成果付諸東流。在此危難時刻,公司決定開展生產自救。
2001年1月25日,正月初三,威高623名職工來到濰坊市第二醫(yī)療器械廠開展生產。經過公司上下的頑強拼搏,威高人僅用120天就勝利完成了任務。
大火非但沒有讓威高倒下,反而浴火重生。2001年6月初,輸液器新生產車間設計完成。是年,威高克服火災損失,繼續(xù)保持快速發(fā)展。
災難不僅錘煉了威高人的品格,更激發(fā)了威高人的斗志。2003年12月,為繼續(xù)擴大輸液器生產能力,他們又在原輸液器車間東擴大建設了一棟兩層的輸液器車間并順利投產。
隨著業(yè)務發(fā)展,威高開始引進機器設備,使產品生產取得了質的飛躍。2012年7月,威高引進了第一臺半自動生產線設備——輸液器上半部分組裝機。2015年6月,公司第一條輸液器自動化生產線投產。與建廠初期相比,自動化生產線一個月的產量就能達到1988年的年總產量。
每次蛻變都讓威高的發(fā)展和規(guī)模一日千里,不斷向國際一流大步邁進,在中國醫(yī)療器械發(fā)展史這幅長卷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頁,也讓后來的威高人在一以貫之的建廠精神中不斷傳遞薪火,繼往開來。 (鐘東曉)